您的位置:首页 > 国内 >

病毒·中医·提取物 陈冲西安小草植物科技

      病毒是一类特殊的微生物,它没有细胞结构。自身无法代谢,它只含有核酸分子,严格说它还不算是生物,它只是一团化学物质。

      病毒感染是一种分子感染,由病毒吸附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蛋白相互识别,吸附,穿入,脱壳,装配,增殖,信息遗传子代。

      疫苗是病毒吸附蛋白模拟分子,它只是一个病毒信息载体,它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。

      病毒随环境变化不断变异,一直处在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中,每个变异的亚种都有一套基因序列,所以,找准靶抗原难度非常大,而疫苗还有一个研究,实验生产的过程,难免滞后于变异很多时间,这就造成了疫苗对抗病毒的宏观力度下降。

      就算疫苗起到了 80%以上的作用,那也只是给你了一个抗这个基因序列的病毒的信息,真正对抗病毒的感染,还需要你的抗病实力,即免疫力。因为物质是守恒的,能量是守恒的,对抗病毒侵染实力需要你对等的免疫实力。

      胃肠系统是体内最大的免疫系统,中医早就认识到这一点,所以才会有扶正固本。你用统计学的目光统查历代经典处方,就能看到,无论治什么病,多数处方都有麦芽,稻芽, 焦三仙。或神曲,大枣,山楂或青皮,木香或砂仁,豆蔻…… 这就是让消化系统免疫增加的实证。

胃肠免疫正常了,病自己就会好的,人的体内90%的细胞都是微生物的。我们自己的细胞也就十分之一,所以我们只是微生物的仆人,微生物才是我们身体的真正主人,病的实质就是微生物的生态环境不平衡了,微生物也不平衡了, 治病的过程就是调节平衡的过程。

      平衡是相对的,不平衡是绝对的,小的不平衡机体自己调整。

      大的不平衡超出自调力度范围,如出现低氧微场,这就到了疾病的前期,如果不能帮助调整,再发展,就出现了症状。疾病就开始了,高血压,糖尿病,冠心病,中风,癌症都是这样开始的。

      病毒感染发展到一定阶段,就会并发细菌感染,这时疾病一下子就严重了,这个时候才引起多数人的重视,才会去医院治疗,其实,在这个时候,双黄连、银黄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。

      银黄的有效成分是绿原酸和黄芩苷。

      双黄连的有效成分是绿原酸,黄芩苷,连翘苷,都是有效部位,都不是单一的有效单体成分。

      控制住细菌的发展,病毒的致病力度马上就小下来了。

      如果是新冠病毒,而且发展又进了一步,那就需要连花清瘟或清肺排毒,连花清瘟的有效成分是,连翘苷,绿原酸,麻黄碱,苦杏仁苷,鱼腥草素,大黄蒽醌,贯众有机酸等等。清肺排毒汤的有效成分有,黄芩苷,麻黄碱,苦杏仁苷,甘草皂苷,柴胡皂苷,以及桂枝,生姜,藿香的挥发油和茯苓,猪苓,白术,山药的多糖等等。如果再严重,就需要西医的呼吸支持了。

      中医的上策是治未病,是没有病时,什么病都去防吗?不是,主要指天人合一,尽可能调整机体与环境,与大自然趋于一致。治则,主要体现在疾病初期,以调整后天消化系统平衡而提高免疫力,提高抗病能力,让机体自己恢复正常, 按照我们现在的话说,就是调整肠道菌群的平衡,增加双歧杆菌系列,改善双歧杆菌微生态环境,通俗说就是吃菊粉,吃水苏糖,感觉放屁多了,肠道微生态调整了,效果也就显现了。

菊粉和水苏糖都是中药提取物,所以采用正确的中药提取物复配去保健,其实质就是中医治未病,就是当今的中医上策。

  中医的西化已成事实,拉回来是不现实的。那就在这个西化的基础上改变吧!中西结合,取长补短,也是一件好事,不敢抱住死旧不放,那样会害了中医,旧中医没了,新中医会起来,一定要与时俱进和当下合拍,为当下服务才有发展和保护的实效。

      四气五味,升降沉浮,都是中药有效成分体现出来的功能表现,没有成分这个基础,四气五味的功能从哪里产生?熬完中药的残渣晒干后看起来还是中药,它还有四气五味 吗?没有了,为什么?因为水把有效成分都提取走了。

      提取是咱们老祖先发明的,煎煮,熬药是提取,泡茶是提取,从甘蔗里面取白糖是提取,麦场里打麦,脱粒,磨面, 都是提取,只是提取的层次和内容不一样。

      中药提取物就相当于从麦穗里边分离麦粒再磨成面粉,是一个弃渣留精的过程。

      中药提取物复配就相当于做饺子,放多少肉,放多少菜,放多少调料,都用什么肉,什么菜,什么调料,用多少面粉加多少水,怎样才能色香味形俱全。

作者微信与电话同号:15991455288